什麽(me) 是土壤微量元素?
土壤微量元素包括硼、鋅、鉬、鐵、錳、銅和其他營養(yang) 元素 雖然植物對微量元素的需求很小,但它們(men) 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與(yu) 大量元素一樣重要。當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時,會(hui) 明顯影響作物的生長發育,降低產(chan) 量和品質。 另一方麵,過多的微量元素會(hui) 導致作物中毒,在輕度病例中會(hui) 影響產(chan) 量和質量,在嚴(yan) 重病例中甚至危及人和動物的健康。 隨著作物產(chan) 量的不斷提高和化肥的大量施用,對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逐漸迫切。在微量元素肥料中,通常以鐵、錳、鋅、銅的硫酸鹽、硼酸、鉬酸及其一價(jia) 鹽應用較多。
土壤學中所指的微量元素,既可以泛指土壤中所有的含量很低的化學元 素,也可以指其中具有生物學意義(yi) 的化學元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除了 具有生物學意義(yi) 以外,常有一定的特殊意義(yi) ,如可以闡明某種土壤的成土過 程、環境質量評價(jia) 等。具有生物學意義(yi) 的微量元素常是酶或輔酶的組成成分, 它們(men) 在生物體(ti) 中的特殊機製有很強的專(zhuan) 一性,為(wei) 生物體(ti) 正常的生長發育所不 可缺少的。我們(men) 把地殼中含量範圍為(wei) 百萬(wan) 分之幾到十萬(wan) 分之幾,一般不超過 千分之幾的元素,稱為(wei) 微量元素或痕量元素。鐵元素在地殼中含量雖然較多, 但植物體(ti) 中含量甚少,並且具有特殊功能,故也列為(wei) 微量元素來論述。
土壤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
第一,微肥的施用效果往往與(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水平、化學肥料和有機肥料施用 水平分不開。一般作物產(chan) 量水平不高而常年又施用有機肥料的情況下,養(yang) 分 的主要限製因素是氮、磷、鉀等大量營養(yang) 元素,而不是微量營養(yang) 元素,因為(wei) 有機肥中本身就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而作物的輪作倒茬又緩和了缺乏微量元 素的矛盾。相反,隨著複種指數的提高,產(chan) 量逐年增加,氮、磷、鉀肥的施 用也隨之增加,從(cong) 而加劇了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的消耗,使得養(yang) 分供應失調,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需要補充某種微量元素,才能進一步發揮化肥增產(chan) 潛力,每畝(mu) 糧食總產(chan) 量可以獲得較高水平。
第二,我國幅員廣大,土壤類型很多,微肥的施用效果,隻有在一定的 土壤條件下方會(hui) 表現出來。因此,要想有效施用微肥一定要有針對性的做到 因土施肥,並不是任何土壤施用微肥都有增產(chan) 效果。
第三,作物需肥特點不同,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對微量元素的反應也不同, 因此,要發揮微肥的增產(chan) 作用,應優(you) 先施用到對微量元素需要量多和對微肥 敏感的作物種類以至品種上。
果樹與(yu) 一年生的大田作物相比,具有固定一地生長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 特點,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虧(kui) 損顯得比大田作物突出。從(cong) 經濟效益來衡量,應 優(you) 先考慮果樹的施用問題。
第四,為(wei) 了發揮微肥的增產(chan) 效果,必須在施用有機肥、氮、磷、鉀的基礎上,選用經過科學確定有效的微肥,不應盲目使用。
nbsp; 第五,微肥的有效施用,在技術上應掌握適量,勻施的原則。一般說來,作物對微量元素需要量是很少的,而微量元素對作物的適宜和中毒量之間範圍又很窄,所以,施用微肥一定要求適量,否則用過量或施用不均勻會(hui) 有不 同程度的中毒受害,不僅(jin) 不能增產(chan) ,而且會(hui) 造成減產(chan) 。一般可以與(yu) 有機肥混 合用,或者製成微量元素的複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