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研究發現,植物根際土壤中的微菌成分對植株的抗病能力起到重要作用。這項結果為(wei) 作物環保栽培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番茄和土豆這種重要作物經常受一種名為(wei) 青枯雷爾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困擾,導致植物顏色仍青綠但卻萎靡不振。中國、印尼和非洲的作物受害嚴(yan) 重,導致很大經濟損失。
英國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和中國、荷蘭(lan) 的研究者共同完成的一份研究發現,在一整片莊稼中,感染這種疾病的植株成區域性分布,不是所有的莊稼都會(hui) 被傳(chuan) 染。他們(men) 想了解這背後的原因。
約克大學生物係的弗裏曼(Ville Friman)說:“在番茄地裏,雖然病原菌無處不在,但不是所有的植株都染病。”
研究者想到了土壤的因素,找來健康和患病的植株對比它們(men) 的微菌情況。他們(men) 還借助一種新的實驗方式——在不損害植物樣本的情況下進行多次檢查,取樣患病植株症狀出現很久之前的微菌加入對比。
分析結果顯示,沒有染病的植株與(yu) 一些特定的微菌相關(guan) ,比如抗病原體(ti) 假單胞菌(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細菌(Bacillus)。
弗裏曼說,他們(men) 發現通過土壤移植就可以治療疾病,類似人類使用的糞便微菌移植療法。糞便微生物移植透過轉移健康捐贈者的糞便細菌到病人身上來達到治病的目的,有助恢複腸道菌落的平衡。弗裏曼補充說,而且這種抗病能力可以傳(chuan) 給下一代植株。
這個(ge) 研究組正在實驗各種莊稼的微菌移植療法。這份研究近期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