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生態環境部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土壤生態環境保護相關(guan) 問題。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實施三年來,中央財政土壤汙染防治專(zhuan) 項資金累計下達280億(yi) 元,土壤汙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製,“淨土保衛戰”取得積極成效,農(nong) 用地土壤環境狀況總體(ti) 穩定。
2016年5月,國務院發布實施《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根據《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央財政設立了土壤汙染防治專(zhuan) 項資金,2016年以來累計下達280億(yi) 元,有力支持了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土壤汙染源頭防控、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複、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土壤汙染治理與(yu) 修複技術應用試點、土壤環境監管能力提升等工作。
2019年1月1日,《土壤汙染防治法》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土壤汙染防治領域法律。《土壤汙染防治法》規定設立省級土壤汙染防治基金,土壤汙染防治專(zhuan) 項資金支持範圍也包括支持設立省級土壤汙染防治基金。
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司長蘇克敬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談到,為(wei) 確保農(nong) 用地環境安全,保障居民糧食安全,讓老百姓吃得放心,著重從(cong) 兩(liang) 個(ge) 方麵開展工作。
一是強化汙染源頭防控。近年來,我國先後發布實施了全國重金屬汙染防治規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大工礦汙染防治;“十三五”以來,全國關(guan) 停涉重金屬行業(ye) 企業(ye) 1300餘(yu) 家,實施重金屬減排工程900多個(ge) ,重金屬等汙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製。《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實施後,生態環境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進一步組織開展了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ye) 企業(ye) 排查整治行動,共排查企業(ye) 13000多個(ge) ,確定需整治汙染源近2000個(ge) 。截至目前,已有近700個(ge) 完成整治,切斷了汙染物進入農(nong) 田的鏈條,取得明顯成效。從(cong) 日常工作調度和基層調研情況看,耕地周邊的工礦汙染源得到有力整治,有效防範了耕地的汙染風險。
二是推進農(nong) 用地安全利用。配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開展農(nong) 用地分類管理和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據了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牽頭組織在部分省(區、市)開展了農(nong) 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試點,及農(nong) 用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複試點示範等工作,為(wei) 推動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探索道路、積累經驗。今年4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通知,督促各地進一步分解落實任務,采取建設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進區、強化汙染源管控、推進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等舉(ju) 措,推動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今年10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在湖南長沙召開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現場推進會(hui) ,進一步推動相關(guan) 工作。
2017年7月,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工作全麵啟動。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詳查是根據《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組織開展的,是土壤汙染防治領域一項非常重要的“打基礎”的工作。本次詳查,包括農(nong) 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和重點行業(ye) 企業(ye) 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兩(liang) 個(ge) 方麵。
蘇克敬介紹,農(nong) 用地詳查是在已有調查基礎上,以耕地為(wei) 重點、兼顧園地和牧草地,進行全麵深入、重點突出、針對性強的調查。本次農(nong) 用地詳查曆時兩(liang) 年,共布設了55.8萬(wan) 個(ge) 詳查點位,采集分析了69.8萬(wan) 份詳查樣品,全國約3.5萬(wan) 人參與(yu) 這項工作。農(nong) 用地詳查主體(ti) 工作現已完成。結果表明,我國農(nong) 用地土壤環境狀況總體(ti) 穩定,部分區域土壤汙染風險突出,超篩選值農(nong) 用地安全利用和嚴(yan) 格管控的任務依然較重。目前各地正依據詳查結果開展農(nong) 用地分類管理、推動安全利用。